北京    河北    天津

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免费发布

华北工业地产

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:对今年GDP6.5%增速持乐观态度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8-16
[摘要]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6 5%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进出口回稳向好,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

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6.5%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进出口回稳向好,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

 

“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,我是乐观的。”为了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,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这几天在小组讨论会上专门拿来了电脑,一边聆听委员发言,一边反复研究各组数据,还形成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文稿。

 

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认为,中国自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更多是基于外部性、周期性的原因。“我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对2017年工作的整体部署,建议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并把补短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”。

 

谈成绩

去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在国际上较亮眼

“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.4万亿元,增长6.7%……”对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结不难发现,2016年初所定的目标已基本完成。

“去年完成这样一个增长目标,外部和内部都有很多挑战。”林毅夫用更宽的视野来对比分析中国过去一年的经济形势。

 

他看到,2016年初,世界银行对世界上主要国家GDP增长的预测,年末时,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增长率都并未达到预测水平,而发展中国家印度2016年初的增长预测为7.8%,但是实际完成的增长率是6.6%。相比而言,我国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定的GDP增长目标为6.5%到7.0%之间,世界银行的预测值为6.7%,而实际完成也达到了这两组预期数字。

 

“放在这么一个国际大格局之下,我们的成绩还是比较亮眼的。”林毅夫认为,尽管2016年发展遇到一些困难,但这一成绩我们必须要肯定。

 

作为资深的全国政协委员,林毅夫说,每年小组讨论都会谈对中国经济的看法。大家都觉得他讲得比较乐观进取。“我觉得自己是客观的,我不完全只看问题,我也看潜力”。

 

谈潜力

增速放缓主要基于外部性和周期性因素

林毅夫留意到,自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连续下滑两三年就会回升,而从2010年至今,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经历了持续七年的放缓,今年还将增长速度下调至6.5%——这也是自1990年以来所定的GDP最低增长速度。

 

GDP增速回落意味着什么?有学者认为,是内部性、体制性、机制性、可控性等原因造成。林毅夫却认为,中国从2010年以后的GDP增长速度下滑更多是外部性、周期性原因造成的。“我们自己有问题,当然不能回避,但是外面的风寒对中国来讲,影响也非常大,这个我们必须认识到。”林毅夫说,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不能忽视。

 

“我乐观,是因为我根据数据来分析。”林毅夫对着电脑,认真翻读GDP数据:2010年,中国增速为10.6%,2015年是6.9%。2010年,巴西增速是7.5%,2015年为-3.8%;2010年,俄罗斯增速为4.5%,2015年为-3.7%,下滑幅度比中国大。再看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近的印度,2010年,增速为10.3%,2016年约为6.5%,也在同一个水平上下滑;此外,如新加坡、韩国等自2010年后也呈现相似的下滑态势。

 

林毅夫分析,这些国家的体制机制结构与中国不同,但是他们增长的态势跟中国相似,下滑的幅度更大。“所以,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原因,更多是外部性和周期性原因,叠加中国内部结构性问题所致”。

 

谈未来

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大投资机会多

“外部性问题我们解决不了也控制不了,要增长就必须更多地看内部性有没有这个潜力。”林毅夫认为,拉动内部性增长有两个关键点:投资与消费。

 

他分析,从投资的角度来看,固然存在产能过剩,但从产业来看,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依然非常大,投资的机会非常多。例如,虽然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,但是城市内的基础设施不足,环保、城镇文化建设方面都需要投资。

 

林毅夫说,投资需要钱,中国财政负债情况在发展中国家中属于较低的,跟很多发达国家比更低。另外,我国民间储蓄比例高达45%以上,排世界前列,还有许多外汇储备。如果把这些有利的条件用好了,维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率就能创造更多就业。“就业增长就能增加收入,收入增加就能增加消费,这些有利因素叠加,实现增长目标是有可能的。”他说到。

 

林毅夫反复强调,自己的乐观不止建立在信心之上,更是建立在对问题原因的洞察上。

 

谈办法

补短板是结构性改革的“活棋”

“我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对2017年工作的整体部署。”林毅夫翻开了资料上那些标注好的笔记,捋出了四个重点:一是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在维持经济相对中高速增长当中推进各种工作;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轴,在外部因素无法控制的情况下“强身健体”,提高增长质量;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,用内部的有利条件,来维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投资增长率带动就业,促进消费增长;四是依靠创新,推动新旧动能转换。

 

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落地,林毅夫有更多的思考:“我觉得可以跟适度扩大总需求结合在一起考虑,这样能够提高有效需求。”他建议,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,要把补短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。

 

林毅夫进一步分析,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有不少短板,如钢筋、水泥、电解铝等都呈现产能过剩,但都处于中低端产业;而例如去年光是进口的制造业产品有1.2万亿美元,国内自己不能生产,这是中高端产业的短板;还有基础设施如城市地铁、地下管道严重不足,以及环保问题、城镇化问题等都是我们经济增长中的短板。

 

林毅夫说,投资补齐这些短板能够改善供给质量,并创造对钢筋、水泥、电解铝等产业的需求,减少过剩产能。“现在杠杆率最高行业多数是过剩产能多的行业。如果需求增加,价格上涨,行业利润率就会增加,企业就会还贷,杠杆率就会下降。这方面的投资还会创造就业,带动家庭收入增长,住房需求的增加也会带动房地产库存量的减少”。

 

“所以,如果把补短板作为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抓手,是一石数鸟,而且是一步活棋。”林毅夫说。

 

■精彩语录

●2016年,世界银行对不少国家年初的经济增长预测跟年末实际增速有20%甚至更多的差距,放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下来看,我们的成绩还是比较亮眼的。

●我认为中国从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,更多的是外部性的、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。

●对于今后的发展,建议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并把补短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。

 

相关新闻